【第3號女性癌症殺手】40歲女士左胸有硬塊誤以為「被蚊咬」 接受手術及化療電療後癌細胞消失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9/24 17:41

最後更新: 2020/09/24 17:46

分享:

分享:

乳癌患者阿如在約40歲時發現自己左胸有硬塊。

乳癌是香港婦女的頭號癌症,2017年有約3成患者為50歲以下的婦女,其死亡率為17.34%。有患者在約40歲時發現自己左胸有硬塊,在接受檢查後揭發自己患上乳癌,及後接受化療、電療及手術,至今腫瘤已再無癌細胞。

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,於2017年共有4373宗新的乳癌個案,當中有1263名患者為50歲以下,佔總個案中的28.9%;因乳癌而離世的人有721人,50歲以下的患者有125人,佔17.34%。

現年43歲的阿如在去年發現自己左胸有硬塊,起初只是以為「被蚊咬」,惟數天後情況仍然持續,而且愈來愈大,在丈夫的鼓勵下求醫。她先接受乳房X光造影,其後接受超聲波掃描,以及抽取乳房組織,及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。

她憶述自己在得知確診時的心情不愉快,更反問自己「為甚麼我那麼年輕會發生在我身上?」:

我記得自己當時還問醫生,我還可以活多久?

醫生向她表示現時的科技進步,治療癌症的技術亦可以醫治很多人,並勸其接受手術。阿如克服心理壓力,隨後接受化療、電療以及手術,她憶起化療的日子特別辛苦,甚至認為自己的身體會「好難頂得住」,曾經有一晚辛苦到不能呼吸,感到十分難受,在休息過後情況有好轉。

在抗癌路上,她說十分感謝丈夫的鼓勵,特別是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因病情而需經常進出醫院:

我記得丈夫跟我說「我現時不可以生病的,因為我要照顧你」!就是因為這句話我就繼續堅持接受治療,努力生存下去。

阿如在接受手術後,在腫瘤化驗後發現已完全沒有癌細胞,為此感到十分高興,但仍要繼續治療,至本周一剛完成15次療程。

在這條路上我遇到很多同路人,大家互相扶持,所以我希望政府可以在宣傳方面可以再做多點,令患者及早得知自己的病,並接受治療。

另外,現時50多歲的黃太表示,自己一直有定期做乳健檢查習慣,兩年前是首次做乳健檢查,今年第二次做檢查時,在接受兩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均發現有異常情況,惟超聲波掃描檢查無異樣,最終經乳房抽針檢查時確診乳癌0期(原位癌),在接受手術及電療後現已康復,呼籲每位女士都要做定期檢查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現時坊間主要有4種乳癌檢測方法,即看:【下一頁】

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指,過去20年來女性確診乳癌數字不斷上升,2017年有4,373宗新增確診乳癌個案,當中有721人因而離世。基金會收集及分析了自2006年起共1,7139位乳癌患者數據,當中逾8成患者是無意中發現自己胸部有硬塊,至檢查後發現自己為乳癌患者。

基金會乳健中心顧問委員會主席熊維嘉亦提到,要自我檢查不是容易的事,因胸部或會因為經期而感到漲痛,或影響自我檢查的效果,建議女士要在經期完結後才作出檢查,如有發現硬塊,可以尋求家庭醫生協助,如醫生檢查後發現有異養,或會再作轉介做檢查。

港府在今年7月修訂乳癌篩查政策,建議一般婦女如有部分風險因素,應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。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則認為港府應實行全民乳癌篩查,包括可先為高風險婦女進行定期篩查,再考慮在較低收入及錄得較高晚期乳癌比率,最後在總結經驗推行全港性的乳癌篩查計劃,以盡早識別乳癌患者。

張淑儀又指,在過去9年的數據中得知,有1000個患者中有7個是沒有病徵,故希望港府盡早實行全民乳癌篩查,而有乳腺良性病史、體重指數(BMI)多過23、11歲或以下的開始有月經,以及缺乏運動等高風險人士,可在40歲起每2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。她又提醒市民要多做運動,飲食盡量清淡等,以減低後天患癌的風險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 / 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︰bit.ly/2JdOaiS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︰bit.ly/3bebLM2

記者:郭詩詩